首页 > 杏彩品牌 > 资质认证
返回

杏彩体育|2021年度盘点丨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业:“大国重策”预言应验淬炼前行终不负

来源:杏彩平台官网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app时间:2024-11-23 07:17:24

  一年前,在展望2021年时,曾有业内人士对中国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作出过这样的预言:“2021年的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无疑将受到政策利好的影响,被接二连三到来的‘超级政策市’强力助推,从而迎来高光时刻。”

  果不其然,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可以称得上是被政策“环抱”的一年,国家及体育产业相关部门相继作出几大重磅动作——尤其是体育产业领域的政策红利几乎是做到了月月都有,其中尤以体育场馆行业居多,相关部门对于这个领域的重视度和战略布局意义尽显,由此也赋予了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十四五”期间磅礴发展的盛大光景。

  2021年四月,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带动全国新建或扩建1000个体育公园。

  2021年十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要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利用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进一步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从绿色融合、规划布局、建设方式、运营模式、配套政策、保障措施等六方面展开工作部署,力求将体育公园打造成为全民健身的全新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

  日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36号文)、《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要求落实的“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优化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等相关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对《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以健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运营体系。

  时处“新基建”时代,再加之以上政策的强力指引,促使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的应用空间和场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升级。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政策环境不仅具有较高的导向作用,对整个市场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盘点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在过去2021年的种种市场表现,其中有两大趋势值得注意,即以气膜为代表的装配式环保建筑与集成综合体。

  其实,早在2020年9月份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即“36号文”),从土地属性和规划等多方面,为全民健身体育场馆的设计和建设松了绑。其中特别提到了“支持建设符合环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气膜结构健身馆、装配式健身馆”——为创新型场馆的生产设计者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

  毫无疑问,在“国策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的逻辑闭环里,政策性导向一直是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从2021年接二连三出台的政策不难比对出: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领域其实已经提前布局好了“碳中和”的样板,比如以气膜结构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推动“碳中和”任务的落地探寻出了一个理想的开局。由于气膜结构可移动、可拆卸、低成本、防雾霾等多重优势,为冰雪运动场馆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方案。

  早在三年前的各大体育产业、体育场馆行业论坛上,“体育综合体”的概念就曾经被业内人士“热炒”过一轮。可以明显感知到的是,今年,健身用户对体育场馆设施“一体化”的诉求愈发明显,尤其是对照明类设备、看台座椅的“一体化”建设方面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1年,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市场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变革。比如智慧跑道、室外智能健身房、AI“数字中台”等——这些产品依托于互联网科技技术,为使用者提供了“定制化”的智慧服务。同时,随着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行业的技术被继续推进,智能化系统被广泛应用,如远程控温、物联网操控等,更是从技术层面,为体育集成综合体模式的打造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目前,体育综合体大致分为:提升型体育中心、改造型城市体育综合体、新型体育商业综合体和体育社区这四种类型。

  其中,提升型体育中心重点以原有竞技体育为核心,通过融入特色体育项目,配套健身培训、服务咨询、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及商务会议等功能为一体;改造型体育综合体是在老旧的场馆空间基础上,进行装修、加固,同时融入服务设施,是“体育+商业”的一种结合;新型体育商业综合体则主要集中汇聚了体育公园与体育主题商业街两大载体空间,以运动为切入口,同时打通购物中心所兼备的各种服务能力;体育主题社区则是集“体育+商业+住宅”为一体,围绕体育培训、竞技赛事、场地租赁、体育健康四大板块进行布局,实现“家门口”健身、消费便捷化。

  近日,《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的颁布,无疑给了整个体育场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绩效评价及资金补助政策将不仅对整个体育场馆运营秩序起到维护和保障的作用,也会对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产品的资质认证起到催化作用。

  一方面,该文件的落地,促使整个体育场馆行业向着更加良性健康和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具有产品认证资质和认证意识的头部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强化和巩固;

  另一方面,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行业有望得到提质升级,而认证产品具备的招标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地放大。

  2021年9月份,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华为公司、华体集团、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牵头编制的《中国智慧体育场馆标准化》顺利通过评审。该文件的顺利编制,意味着又一参照标准性文件的诞生。通过对体育场馆咨询、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单位等各个领域的规范标准制定,将使智慧型体育场馆建设水平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以塑造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新优势。

  在2021年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1(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体博会”)期间举办的相关标准会议上,就曾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标准”展开了深入讨论。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协会、企业参与到体育场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去。

  此外,在资质认证这一方面,除了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体系,近年来,由行业权威的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及社会培训机构以自身设定的标准为依据,通过一定的审核程序,向认证对象自行颁发认证资质证书——也成为了认证体系不断完善的一种新路径。不论如何,在当下任一体育场馆相关的招标采购流程里,同等条件下,具有相关认证资质的场地设施及器材产品会更具优势,也更能被使用方采信。

  值得一提的是,将在2022年4月21-24日期间举办的2022(第40届)中国体博会上,将加大标准会议的举办数量和规模。不知一向预判和引领行业前沿风向的中国体博会,届时会涉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标准或者器材产品认证领域的哪些核心议题?着实可以期待一下。

  2021年7月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一经出台,虽然给教育培训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却给体育培训市场带来了诸多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及装备器材行业也得到了提质升级。

  由于青少年是最具“新时代”特征的受众,加上“体教融合”的因素,青少年体育训练器材的研发在今年被行业人士提上具体议事日程,比如新开辟出来的“迷你化”体育器材,包括当下火遍全国校园的“小篮球”市场;还比如体育材料设施行业的权重品类——体育用品人造草市场。

  之所以说人造草市场在“双减”的带动下实现了增益,原因在于:配备高质量的体育设施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保障,不少学校加大了对足球场的开发建设。再加上“笼式足球”的火热,让足球场也成为了最大化利用“金角银边”的先行样本。

  加之自2019年以来,国内市场不断增加的休闲草产品需求——在这种细分市场的发展形势下,今年的人造草市场企稳回暖。

  以人造草市场的头部企业共创草坪为例,其2021年前三季度就实现营业收入17.49亿元,就已经与2020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不相上下,同比增长30.20%;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2.09%。

  再依据多地开始出台的“将足球纳入至体育中考的考核项目”这一举措,未来的校园体育、体育培训系统体系对人造草的采购需求还将是最大刚需之一。

  对于中国人造草行业而言,至少在之后的5-10年间,都将聚集全民健身、校园体育及外贸领域这三大增量市场。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基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也为了更好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成为重点建设“对象”。

  36号文中指出,体育公园要与生产生活空间有机结合,不设固定顶棚、看台,不得将已建设的体育场馆代替体育公园,不得以体育公园的名义建设特色小镇,变相开发房地产项目,避免体育公园场馆化、房地产化、过渡商业化。

  显然,国家对于体育公园的定义,已经与体育场馆、体育特色小镇、体育综合体的概念完全区隔来,以政策为前提,各方面建设也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且逐渐趋于公益性。

  不仅如此,体育公园与健身步道也已经形成了相“挂钩”的绑定关系。36号文中还指出,要按人口规模科学布局,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和发展趋势相衔接,体育公园内,既要有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健身步道、健身广场,也要有满足青少年需求的常规球类场地设施和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设施。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省级、市级相关主管部门,也都在积极响应体育公园的建设步伐,发布落地政策和措施,以作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江苏省体育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的通知》,“十四五”期间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100个,健身步道500公里,有条件的地方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争取进入全国1000个体育公园推广项目;

  河南省体育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要积极探索“体育+公园”的新模式,有计划地通过融入体育设施元素,对符合条件的公园提档升级,普及“体育公园化发展”;

  珠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珠海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在“十四五”期间,要至少建设10个社区体育公园,全面推动珠海特色的滨海体育公园、体育特色市政公园和健身步道工程建设,构建“健走(缓跑)道+骑行道+登山(徒步道)”的步道体系……

  毫无疑问,十四五期间,政策文件中所直接量化指标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相关设施的采购量,及与之相关的场地设施品类将在新时期呈现较大幅度地增加。

  2021年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佐证:继2014年的46号文之后,时隔七年,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黄金期”。

  预测2022年中国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的热门领域,一是随着体育公园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体旅融合”将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个行情将立竿见影地在2022(第40届)中国体博会的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展区内得到彰显和释放;二是随着“体教融合”步伐的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采购量不断增加后,“体育+教育”的融合,也有了更多的落地保障。

  大道至简。对于整个体育场地设施领域而言,只要是群众满意、市场缺少的创新性产品——在“精度”与“温度”兼备的前提下,其实都是不可多得的“潜力股”。

  虽然2022年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市场“谁主沉浮”的“剧本”将如何演绎,目前还不能得知,但纵观自2000年以来的体育场馆设施及营造行业发展史——偶数大赛年的“结局”定律,几乎又可以“提前预定”了。

  自“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加...

  第四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30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预计展出面积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500余家,参观观众3万人次。本届山东体博会以建设“国际体育用品采购中心”...


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