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作为中国首个全面规划的航空大都市和空中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一带一路”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契机。
十年来,郑州航空港开放型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节节攀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集聚、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推进,大放异彩,为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今年5月普通的一天,凌晨的郑州机场北货运区依然灯火通明,从澳大利亚来的包机缓缓停下,连续两天共计3825只活羊落地,工作人员开始忙碌,将活羊接到进境动物隔离场,开始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
“这是隔离场今年的首单任务,也是机场北货运区运营以来首次保障大型动物最多的一次。”郑州航空港综保区和口岸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活羊,今年以来,郑州机场已保障23批共计7000余头(只)动物入境,相当于郑州市动物园动物总量的两倍之多。得益于在特种货物运输方面积累的丰富保障经验,郑州机场已成为进口动物的优选机场。大熊猫、长颈鹿、羊驼、马匹、袋鼠、海豚、黄鳝……可谓是应有尽有。可以说,郑州机场十年飞出一个“空中动物园”。
这里是中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里是首条郑州至卢森堡货运航线开通地;这里有全国首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首辆郑州—莫斯科TIR运输首发车辆;这里首创了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
“2014年6月首航的时候,飞机上印的是‘郑州号’,它的到来不仅标志着郑州至卢森堡货运航线正式开通,更意味着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开始‘向空而生’,我见证了这次合作的开始。”河南航投卢森堡项目管理部总经理史彬彬回忆十年来“空中桥梁”的发展,感慨良多。
在这里,史彬彬从河南航投的一名普通翻译,成长为一名职场精英。一路走来,他见证了这条丝路谈判、收购、签约、开航的全过程,高光时刻的照片里,大部分都有他的身影。
在这里,长26.25米、重27.2吨的超长货物,顺利由卢森堡货航从郑州运往巴西。“这是卢森堡货航成立53年来运送过的最长货物,同时刷新了郑州机场货物运输长度的纪录,在中国民航货运史上也属罕见。”河南航投集团党委、总经理、副董事长李东棵在河南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新闻发布会说。
十年来,郑州机场的“飞行家族”在不断壮大:客运航空公司由19家增加至59家,通航城市由60个增加至121个;货运航空公司由14家提升至32家,货运航点由24个提升至57个,货运量由25.6万吨提升至70.5万吨,连续三年居全国第6位。
早晨,荷兰郁金香从亚欧西端的地头收割,到相距近万公里的中国中部的鲜花店,仅需不到24小时。
除了荷兰鲜花,还有智利车厘子、挪威三文鱼等,十年间,3000多种欧美商品相继搭乘空中丝路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也经由郑卢空中丝路飞往全球、走向世界。
今年3月27日,一辆豫A牌照TIR货车从俄罗斯莫斯科返程抵达郑州航空港,意味着全国首票“中国车”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实现进出境双向互联互通。
TIR系统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规定,基于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相较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模式全程不倒装不卸货。通关过程中,核对TIR证信息、检查车辆海关封志无误的,不需查验,免缴担保金。不仅比海运、铁路时效快,比空运价格低,TIR模式公路运输还可以实现‘门到门’‘点对点’,具有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等特点,据测算最高可节省58%的运输时间和38%的运输成本。”新郑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刘宾说。
得益于跨境公路货物运输,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发生改变。来自郑州航空港的水果、蔬菜等生鲜产品,八天就能到达莫斯科,而来自俄罗斯的异国美味也直达航空港。
为更好地助力跨境公路货物运输,郑州航空港还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为企业办理《普通货物营运车辆道路运输证配发》,同时联合相关单位,选派业务骨干,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项服务。从咨询、受理,到审批、出证,全流程提效,全链条保质。受理中心办事窗口还开展了“午间不间断”服务,60张道路运输电子证当日完成办理。
这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缩影。如今,河南正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欧洲方向为主、中亚、东盟方向为辅,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
在这里,中欧班列“朋友圈”日渐扩容,境外网络已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在这里,“数字班列”“恒温班列”“运贸一体化”等特色品牌正在打造;这里正积极发展“班列+园区”“班列+电商”“班列+大宗物资”等运营模式;这里开行了跨境电商、国际邮件、煤机设备、新能源汽车、信阳茶叶和水果冷链等特色专列……截至今年8月底,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224列,年底前预计突破10000列。
一条“丝绸之路”,一头连着世界货物,一头联通世界各地,漂洋过海,到达消费者手中。通过这条“路”,河南人可以在家门口“买全球”“卖全球”。
你看,在新郑综保区里,叉车来回穿梭,一批批跨境电商货物正在快速通关。另一边,在卢森堡邮政集团的货运仓库,工作人员正在分拨刚刚从货机上卸下的电商货物,分装篮上的不同国旗标注了这些货物的最终目的地。
据卢森堡邮政集团物流总监阿希姆·泰勒介绍,这里的货物是欧洲消费者从中国电商市场那里买来的,有衣服、电子设备之类,然后通过河南运送到卢森堡,并在1至4天内,将包裹递送到欧洲消费者手中。
在这里,河南获批建设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郑州获批全国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在这里,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跨境电商业务峰值处理能力每秒1000单,日承载能力达3000万单以上,进出口商品从申报到放行时效提升至5分钟;还是在这里,全省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超过4.6万家、设立海外仓206个、贸易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
据统计,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4年的不足1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209.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60%,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在郑州航空港,建成了包括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进境水果、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肉类、进境动物、国际邮件、药品进口7大功能性口岸的“1+1+7”口岸体系,航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客货运通关保障和货物出口“提前申报”通关模式,通关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十年来,国务院批复建设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325.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08亿元,外贸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十年来,郑州航线多次保障了超长、超重、动物、冬奥会运动器材等特殊物品的运输,为郑州枢纽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运力和技术支持。
成立十年来,正在航空港这片热土日新月异,枢纽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都市形态加速形成,人民福祉持续增进,这片国家寄予厚望的特殊之地正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