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奥会的来临和市场教育的成熟,滑雪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运动,36氪曾对滑雪专题做过报道。曾经的极限运动正在突破“小众”的范畴,成为Z世代追随的潮流。
36氪最近关注到一个极限运动平台「极限之路」,极限之路成立于2016年,产品覆盖极限运动全产业链,包括旅游服务业(雪票、体验课程、运动培训、完整行程)、装备产品(新零售、消费品牌)、衍生业(MCN、新媒体)等。极限之路通过线上和线下联动,以平台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全生态链的潮流运动服务。
极限运动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必打卡”的选择,滑雪、潜水、冲浪等运动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了高频曝光。极限之路瞄准的是增量市场,主要用户群体是初级玩家和小白用户。创始人王天乐告诉36氪,极限运动中最大增量的品类是滑雪,每年有数千万人次参与,其次是冲浪,再就是潜水,潜水又可分为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自由潜水目前特别火,延伸出的场景有美人鱼培训等,毛利率可观。
王天乐表示,极限运动有一个不同于普通运动和户外运动的特点,很多人一开始玩极限运动是冲着打卡去的,但这些运动本身会让人上瘾,所以就产生黏性,用户会一次又一次地去体验。因此,极限运动平台推出打卡类型的产品,核心引流业务之一就是打卡体验产品,由于行业本身的高毛利,加上供应商与平台间达成的将蛋糕一起做大的共识,拿到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保证利润的同时可以低成本获客,后期再通过平台本身的运营玩法,提升用户LTV。
团队告诉36氪,极限运动行业目前仍处在蛮荒期,总结来说有四个核心痛点:1)市场缺少平台整合B、C端流量,且缺乏专业平台整合商家、教练,配套服务少;2)行业信息较为分散,对于初级选手和小白来说,获取专业信息的成本高;3)潮流运动统一标准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4)优质的极限运动内容多为国外机构及博主产出,国内长期处于贫瘠状态。
“标准化”是极限之路发展的底层逻辑。在潮流运动行业,极限之路希望可以做到将体验、教学、拍摄等环节透明化,并通过整合供应商,联合各大机构,完善监管的规范化。另外,极限之路已经与泰康保险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制定整体的风险规避方案,下一步的战略是制定并实施分级策略,推动行业安全的标准化。
“标准化”战略在APP层面也有更加落地的体现。以KOC/教练为基础的服务类产品,都需要符合极限之路制定的内部标准。另外,极限之路会通过APP的用户评价及算法推荐机制,将潮流运动商家评价标准化,使教练、商家的评价透明,及时清理“黑教练”和“一星店铺”。
作为撮合交易的平台,极限之路自有一套平台逻辑。传统撮合交易的平台以佣金为盈利模式,极限之路认为佣金的商业模式在Z世代群体中是被淘汰的,他们对于服务的要求有了升级,寻求更加精细化、深度服务的同时也愿意去付费。极限之路希望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直接推翻了佣金制,而是在站内实行“模块收费制”,用户会直接为自己关注的垂直内容付费。
从政策导向上看,滑雪等体育旅游项目被鼓励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也出台了相关的通知。国内极限运动赛道中,有一些略微崭露头角的公司,如GOSKI、奥雪文化、SNOW 51等,也有了社交平台、售卖周边产品、产业服务等多元化的生态。
王天乐认为极限运动赛道在今明两年一定会爆发,极限之路作为互联网基因很强的公司,能够带着足够强的延迟满足感,从兴趣的角度切入,满足Z世代年轻人关于运动生活方式的需求。
极限运动将海洋保护和濒危动物救援作为两个长期推进的公益项目,曾在世界地球日联合中国鲸类保护联盟,发起公益配捐的活动。王天乐认为,公益是极限之路的价值观中的一部分,希望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不再局限于网络游戏和桌游,可以通过极限运动的方式和自然相处,希望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可以融入用户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