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品牌诞生,必须借助运动赛事。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无疑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北京奥运会将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体提升,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名牌产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的舞台,也将成为国际体育品牌的际会之处。纵观奥运会的历史,主办国本土体育品牌往往会异军突起。如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造就了美津浓,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阿迪达斯创造辉煌,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让耐克公司崭露头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名牌产品也将大放异彩。
回顾历史,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尴尬的零的记忆,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提供器材。虽然我们的体育健儿早已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虽然我们的奖牌总数已经进军第一集团,但我们的体育器材却迟迟未能迈进奥运的门槛。奥运会给了“中国制造”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却也让我们品尝到了一次又一次失落的辛酸。
当今世界,几乎没人敢否认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大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用品生产已形成了以京、津、沪、黑、粤、闽、浙为中心的生产布局,即以北京的田径器材、天津的体操器材、上海的球类器材、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器材、广东的水上运动器材,以及福建、浙江的运动鞋和服装的生产格局。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以广州双鱼、上海红双喜等为代表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脱颖而出。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用品企业约25000家,除生产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所需的器材外,还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体育品牌进行加工业务,“中国制造”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5%以上。国人所熟知的那些世界顶尖运动品牌,尽管“东家”来自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但其标识上那醒目的“Madein China”(中国制造)让人再熟悉不过了。
同其他产业一样,目前在国际上有名的体育运动用品和设备大都由我国企业生产或加工,其中相当一部分转销世界各地。这足以说明,我国的体育器材企业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生产达到国际标准体育运动用品的技术能力。然而,单纯的加工制造并不能满足进一步拓展市场的需求,制造大国在某些项目上很难摆脱品牌的尴尬。那些受器材影响较大的竞赛项目依然被国外企业垄断着,甚至连中国国家队训练和比赛器材绝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牌,如加拿大的网球网和网球柱、英国的曲棍球用球、美国的跳水跳板、日本的举重比赛杠铃、英国和瑞典的标枪等。
《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体育器材指南》规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负责在奥运会上对其项目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所有器材必须遵守单项体联规定;对于所有的技术安排,奥组委须与有关单项体联协商;如果单项体联指定独家供应商则必须由独家供应商向奥组委免费提供器材设备和服务。由此可见,选用什么样的体育器材,决定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项体联。因此,尽管中国早已成为全球体育用品业首屈一指的生产大国,但由于我们进入赛事商业“游戏圈”比较晚,且缺乏品牌意识和专业知识,致使我国的体育品牌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巨大的商机面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留下遗憾。
体育运动器材的制造,是体育用品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器材制造过程中体现出的高科技成分,更是检验一个国家制造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走进奥运会”,便成为了中国企业开创自主品牌最便捷的途径。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红双喜”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企业,为该届奥运会的乒乓球项目提供了器材。以悉尼奥运会为起点,“中国制造”开始凭借奥运会契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红双喜”除了得到乒乓球比赛的器材供应权外,还在举重项目中取得突破。同在雅典赛场,来自浙江富阳的“无敌”牌赛艇凭借两毫米的技术优势,战胜了一家已经垄断奥运会赛艇供应权多年的德国企业,第一次跻身奥运器材提供商,成为第二家走入奥运会的中国企业。
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秘书长马继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用品的制造基地。但自主品牌少,科技含量低,一直是制约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北京奥运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为跻身奥运会,多年来中国体育制造企业苦练内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据了解,奥运会所需的体育运动用品主要分为4类:运动员自带器材、大会组委会指定器材、赞助商提供器材、组委会自定器材。在这4类器材中,组委会自定器材对国内企业的最大。
“赛事成就品牌。”4年一次的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各地运动员大展身手的绝佳舞台,同时也是全球众多体育制造商一较高下的博弈赛场。北京奥运会虽然在自己家门口举行,但在比赛器材的选定上,国际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体育协会都有着严格规定,并不会因为产品的制造商来自东道国就会有所偏袒和照顾。
记者从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了解到,由中国企业制造、拥有自主品牌的体育运动器材将在2008奥运会中为14个大项提供装备,“中国制造”已经在奥运舞台上实现了一次大突破。
体育器材企业能打赢这个漂亮的翻身仗,名牌产品居功甚伟。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组织和支持下,从2004年至2007年,我国共计推出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所需9个系列19个品牌的名牌产品。名牌战略在行业内的推广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为体育产业进军2008年奥运会提供了较坚实的质量保障。
在2008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产品将在乒乓球、体操、举重、田径、赛艇、射击等项目的比赛中亮相,其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这其中,既有早打入国际市场、为我们所熟悉的“红双喜”、“双鱼”等传统名牌产品,也有近年来被国际赛事所认可的体育品牌,如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器材、体操器材、拳击器材、柔道器材、跆拳道器材、摔跤器材,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器材、游泳器材、水球器材、曲棍球器材,北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飞碟碟靶等。马继龙表示:“中国企业能为这么多的奥运项目提供比赛器材,是付出了多年努力的,每种合格的奥运产品,都已经在世锦赛、世界杯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中经受了严格的检验。”
名牌产品进入奥运赛场,既给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带来了实际利益,也使国产优秀体育器材的国际知名度得到了提高。
6月18日,对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双喜”)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在“直通北京”红双喜奥运器材启运仪式上,随着4辆满载乒乓球、羽毛球和举重器材的超大集装箱卡车缓缓驶出厂区,蕴含科技创新的中国名牌体育器材将亮相北京奥运赛场。从上海发出的第一批红双喜奥运彩虹乒乓球台与配套的裁判员座席一起,目前已进驻北京大学的奥运乒乓球馆,供国手们逐步适应赛场的空间感。除了提供场地器材,红双喜数十年来一直为国乒主力队员提供“武器装备”,从胶皮、底板到粘合剂,确保国手们的每一杆“枪”、每一颗“弹”都贴上鲜明的个性化标签。在中国乒乓梦之队的奥运金牌上,凝聚着来自“乒乓冠军摇篮”红双喜的智慧。
小球转动世界。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是我国在奥运会上夺金的强项。据了解,国手们手中的利器——乒乓球拍,70%来自红双喜。“奥运会也是我们民族企业展示自身形象的最高舞台。”红双喜执行总经理楼世和无比自豪地说:“我们要在中国的强势项目中打造强势品牌。”
2000年,红双喜凭借中国在乒乓球项目中的绝对霸主地位,为悉尼奥运会提供了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器材,成为中国第一个为奥运会提供比赛器械的企业。随着我国举重项目含金量的提升,4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红双喜又在举重项目上有所建树。2005年5月,红双喜举重比赛杠铃成为国际举联批准的A级标准杠铃。2006年6月成功地向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提供了全套器材,为最终走向2008年北京奥运赛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届奥运会,红双喜除为乒乓球和举重提供器材外,又增加了为奥运会羽毛球比赛提供器械的资格。
举重竞技中心主任马文广回忆说,举重器材竞标时,红双喜在包括瑞典、日本等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企业中脱颖而出。当时,被国际举联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比赛专用器材的供应商共有两家,一家是日本的企业,另外一家就是红双喜。红双喜的中标,结束了日本企业此前垄断奥运会举重器材长达6届的历史。
红双喜举重器材进入人们的视野仅短短5年时间,就得到了国际国内各界的好评,这与红双喜人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在这几年间,他们始终与各参赛国运动员保持亲密接触,详细了解运动员的潜在需求。从杠铃片弹性适中度、小铃片的易安装、卡箍锁紧装置的安全度和易装度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其更为人性化。红双喜董事长黄勇武介绍说:“别小看这根抓杠,我们多次征求了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的意见,按照女性的手型设计,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手感,又要保护运动员的手掌不被摩擦所伤。”为了安全起见,红双喜的每根抓杠都经过严格的“探伤”检测,而且有身份证编号。
红双喜市场部副经理管亚松说:“红双喜与世界级赛事渊源颇深,通过这些赛事,公司积累经验,培养了一支非常专业的赛事服务队伍,从器材设计、生产、检验、运输、现场保障到服务,都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和操作模式。”
要想在奥运赛场上亮相,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同时还要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含量。中国体育器材只有在科研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后,才有可能拿到获准进入奥运赛场的入场券。北京奥运会上,杭州富阳飞鹰船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鹰公司”)将提供赛会指定租赁的赛艇。
1985年,飞鹰公司成立。创办伊始的飞鹰公司是一家仅有两个合伙人、8000元起步资金、租用乡村小礼堂当厂房的“三缺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只能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为国外一流品牌贴牌。经过不懈努力,1994年,飞鹰公司的“无敌”赛艇在美国的展销会上亮相。但是很快国际赛艇竞赛委员会主席道尔便接到了德国企业的投诉,声称“无敌”仿冒他们的造型。
面对国际体育官员的质询,飞鹰公司董事长熊樟友只得说了实话:“拷贝容易引起国际纠纷,而且始终落后于人,这道理我们懂。但是我们不懂设计,也不会研究线型,这该如何是好?”
时任国际赛艇联合会器材委员会主席的克劳斯,来到“飞鹰”的展位前给富阳农民企业家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要想让人记住,必须做世界一流的品牌。规模、产量固然重要,但是技术创新最重要。”
为打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壁垒,飞鹰公司不惜花重金聘请了国际造艇大师克劳斯担任赛艇制造的技术总监,并成立了专家组。正是这一明智的举措,拉开了飞鹰公司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序幕。2002年,飞鹰公司将已在航天飞机、战机及第三代直升机等机体结构中大量应用的先进复合材料——预浸料技术引入赛艇制造领域。
此后,“技术创新”成为飞鹰公司的宗旨。由于我国的赛艇制造业起步较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欧美国家几乎垄断了奥运会赛艇比赛器材的供应权。在雅典奥运会上,飞鹰公司研发生产的“无敌”赛艇凭借两毫米的技术优势一举挫败了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强劲对手,以性价比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为雅典奥运会赛艇项目的惟一指定产品。飞鹰公司副总经理熊樟法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说:“从赛艇船头到船尾有一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