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时,李宁放学一回家就取下活动床板练翻腾,把床架竖起来练抬腿。他喜欢拿大顶,总是伙伴中倒立姿势最好、时间最长的。两年后,8岁的李宁进入广西自治区体操队。他原本可以更早走进体操房,7岁那年,广西体操队教练梁文杰到小学选“苗子”时就一眼相中了他,但是这个1963年出生,外号叫“小猴子”的孩子还太小。
当长到1.29米,还没有跳马高时,他的第一次登台亮相引来一阵笑声。这是1973年春天的南昌市体育馆,李宁踩着教练垫的厚厚一摞垫子,勉强够着双杠。其后的表演让观众咧开了嘴,而且越张越大——双杠前摆转体成倒立,“小猴子”做出了当年少有人会的高难动作。翻跟头、下杠,然后调皮地冲观众吐了一下舌头,他在10岁这年第一次获得双杠第四名,还有自由体操冠军。
当时的江西队教练在这场比赛中记住了他。1979年,调任国家体操队总教练后,将因“太淘气”而落选国家队的李宁招至麾下。李宁8岁走进举国体制的运动员培养金字塔,终在17岁时坐上塔尖,其间因为右臂骨折不得不停训3年。
李宁不知不觉赶上了一个最好的年代。此时“”刚刚结束,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长达10年的浩劫,中国人需要一针刺激国民精神的强心剂。体操是被首先想到的项目,因为它适合中国人的骨骼特点,“”前中国体操队几乎囊括所有亚洲冠军,排进世界前六,那些因为因素错过世界大赛,尤其是没有参加过奥运会的老运动员,正转行做教练,卧薪尝胆的期待将李宁们送上奥运会的领奖台,纾解前尘抱憾。
他们是一群即便是“”期间体操房封死,仍要从窗户爬进馆里的人。最早的体操器械,是1953年前苏联体操队访华时带来的,此前中国人对体操一无所知。他们围着一副平衡木转圈,琢磨运动员要怎么上去,最后决定做一个小梯子放在平衡木边上。比赛时,前苏联女队队员一跃而上,大家这才知道,“噢,原来平衡木不用梯子”。
由此不难想象,当李宁出现在中国体操二次创业起跑线上的境遇。训练条件极简陋:体操房跳马的跑道不够长,就在墙上挖一个洞,从另一间房内跑出来;海绵坑不够,就用固定在墙上的保护带拉着队员,有时队员在做单杠,底下有四个人抬着垫子跟着保护。